
【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导】一岁的小豆有先天性心脏病经过手术治疗,因发烧及频繁热痉挛发作,被家属带至医院急诊室,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验(PCR)为阳性,转住院治疗与观察。出院后症状逐渐改善,精神活力与食欲也都恢复正常。未料在近期,小豆再次高烧到39度,且有咳嗽、呼吸急促及活动力明显下降,就医时突然间全身抽搐、眼睛上吊、嘴唇发紫,急诊儿科医师判断为热痉挛再次发作,立即给予退烧药、使用氧气面罩与进行抽血检查、输液治疗,小豆全身抽搐总算停止,逐渐恢复意识。
幼童感染新冠后 抗体生成可能较差
新竹台大分院急诊儿科暨小儿感染科杨德亮医师说明,小豆因为有先天性心脏病及频繁热痉挛的病史,属于COVID-19重症高风险的儿童族群,在急诊室诊断可能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后,立即收治于新竹台大分院的儿童专责病房。抽血检查小豆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发现两种抗体(N-蛋白抗体与S-蛋白抗体)数值皆很低;这表示小豆在第一次感染后,体内可能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数量,或是体内抗体浓度在短时间内就大幅下降。
确诊后又发烧 小心再次感染
杨德亮医师指出,学龄前的幼童原本就容易因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发烧。在COVID-19疫情高峰期间,除了考虑新冠病毒二次感染以外,还要考虑其他目前在社区中流行的病原,例如:腺病毒(Adenovirus)、单纯疱疹病毒(HSV-1)、婴儿玫瑰疹病毒(HHV-6 或 HHV-7)、A型链球菌感染(Group A Streptococcus)等。
当心并发MIS-C 出现异常症状快就医
此外,新冠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孩童多系统炎症征候群(MIS-C)」也可能以发烧合并皮疹、腹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血管炎等症状出现。MIS-C临床表征多变,提醒家长应注意确诊后儿童再次发烧时,有合并哪些症状,并且密切观察孩童的精神活动力、食欲与呼吸状况。若孩童活动力明显下降、嗜睡、尿量明显减少或呼吸喘,应立即带孩童就医,由儿科医师进行诊断与提供即时治疗。
以上内容由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
讀者留言(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