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孩子常常不吃飯或是邊吃飯邊玩碗,讓許多家長感到很頭痛,有時孩子還會因為好奇、有趣等因素而有一些不好的舉動,甚至出現危險行為,如:玩火、衝到馬路上等。到底該如何「導正」孩子的這些行為呢?
土城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楊緯聖表示,其實用「導正」這個詞非常的「大人」,我們覺得不好的行為,有時可能是孩子需要的,對其發展也有好處,所以應先看到孩子的需求再決定大人要如何去反應,一起合作、營造一個比較好的互動模式,而行為分為危險行為、非危險行為,各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危險行為先「制止」 反覆練習注意周遭狀況
孩子如果出現危險舉動可能會導致意外發生時,許多家長會用「打」的方式,想讓孩子感到害怕、知道自己錯了,以免再出現相同的舉動。但楊緯聖醫師表示,身體的處罰對行為的改變基本上只有短期效果,孩子只會害怕「打」,並不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好、危險的,對孩子的危險行為也無法有長期影響。
楊緯聖醫師建議,危險行為當下只要「制止」就好,不過制止後下次還是有可能會再犯,這是因為危險行為出現主要是孩子沒有注意到環境、自身、他人等狀況,制止是為了讓孩子停下,讓他的注意力從自身想做的事,轉移到要注意大人、周遭環境上,而這過程對孩子來說是需要反覆練習的。
經過重複練習後,孩子才有辦法知道在這環境、場域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在下次使用。另外楊緯聖醫師提到,制止危險行為後,等孩子注意力放在大人身上,可以和他約定不牽手就不前進或回家;4歲以上的孩子認知理解力較成熟,可再加以說明行為會產生的危險、後果,讓孩子感受到危險與行為的不正確。
非危險行為採「自然後果」 獎勵積分制亦有幫助
至於非危險行為,楊緯聖醫師建議,可以利用「自然後果」的方式來因應,例如:邊吃飯邊玩碗可能會把碗打破,孩子看到這樣的狀況可能會嚇到,大人可以藉由這個狀況去教育孩子,讓他知道行為跟後果是關聯的,下次孩子可能會不喜歡這個後果便去調整自己的行為。
而比較大的孩子也可以透過行為治療、行為改變技術,利用正向的鼓勵、獎勵積分制等,幫助孩子建立好的行為、削弱不好的行為。楊緯聖醫師表示,如果用過都沒有效,接下來就要去思考孩子的動機高不高,如:孩子是否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他是否願意配合等,「動機」其實是之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次,積分集點的密集度、兌獎的密集度等也都會影響獎勵制度行為治療的成功。楊緯聖醫師提醒,這些都沒有一定的標準,相當個別化,應以孩子的需求、企圖心等個別調整,需要家長慢慢嘗試,也可以與兒童青少年相關的心理師、醫師等討論,尋求適當的協助方法。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若面臨孩童身心發展、親職教養挑戰,可以查詢「全台兒童心智科醫師分佈(https://www.tscap.org.tw/tw/Retail/ugC_Retail.asp)」 諮詢兒童心智科醫師!
以上內容由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