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11) 下午台南市东山区接连发生两起有感地震,分别是在下午3点45分和3点52分,短短7分钟二连震,最大震度达到4级。不过前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表示,3点45分的地震有不寻常之处。

翻摄自中央气象署,下同
中央气象署地震报告显示,昨下午3点45分的地震芮氏规模3.6、深度7.5公里、最大震度3级;下午3点52分的地震震央同样在台南东山,规模4.1、深度7.7公里、最大震度4级,都是极浅层地震。

根据《中天新闻网》报导,地震专家郭铠纹指出,比较昨天下午东山两起地震,相较于规模较大的第2次地震,稍早发生的第1次地震反而值得观察。因为其震央落在东山区最北边,非常靠近北方的白河区了,且有别于其他地震都发生在仑后断层东侧,3点45分的地震震央位于仑后断层以西。

翻摄自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下同
郭铠纹解释,仑后断层是由西向东倾斜,因此地震大多发生在其东侧,西侧影响较小,通常为区域性小断层或破碎带。继0121嘉义大埔6.4地震后,台南地区发生的余震多落在东山区、楠西区、南化区,尚未有震央出现在白河区。但昨天却是仑后断层西侧有地震,位置非常北边、逼近白河区,郭铠纹担忧,嘉义大埔地震的余震范围已经变大。

嘉义大埔地震发生在半夜,很多人从睡梦中惊醒。虽然台湾地震频繁,但大家的防灾知识不一定有完整更新。地震当下要冲去开门吗?睡觉时/开车中/在捷运站遇到地震怎么办?避难包要带什么?防灾懒人包为你解答!

示意图非当事人,翻摄自内政部消防署
根据内政部消防署「消防防灾馆」,地震时需重点保护头颈,所以要立刻「趴下、掩护、稳住」,躲桌下可握住桌脚 (切勿躲玻璃桌) 。没桌子就尽量远离可能移动或掉落的家具物品,「保持低姿势并以双手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如果睡觉被震醒,请继续待在床上,「转身趴下并随手拿起枕头保护头颈」,因为慌乱起身反而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危险。

翻摄自内政部消防署
人刚好在厕所、浴室的话,都要先保持冷静别急着离开,以免湿滑跌倒,「以手边的物品 (如脸盆) 或直接以双手保护头颈部,并保持弯腰状态直到地震摇晃停止」。若地震时刚好在厨房煮东西,立刻关闭炉火、就地避难并小心热汤和碗盘倾倒,「如果不是顺手即可关闭炉火,请先就地避难」,别为了关火贸然冲过去而受伤。

示意图翻摄自unsplash
地震时人刚好在户外相对安全,但也要优先用手或举起包包保护头颈,别跑入室内,要远离建筑物、桥下和树下。开车时遇到地震,尽量安全减速、开启警示灯,靠边停在空旷处。在车站内的避难方式和屋内一样,就地趴下、掩护、稳住,保护头颈。若是搭火车、捷运时遇到地震,「请抓住固定把手与钢条,并放低重心稳住自己」。

示意图翻摄自unsplash
平常家里也能准备好「紧急避难包」,若地震后要紧急撤离方便拿了就走。避难包里可以带紧急粮食饮水、医疗及清洁品、御寒保暖衣物、鞋子、证件及少许现金零钱、哨子、手电筒、电池等。避难包平常可放在门口或玄关附近等随手取得之处,建议家中成员每人1个,也要记得每半年检查确认物品无损坏、过期。防灾知识很重要,快分享给家人朋友!

翻摄自内政部消防署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