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變異株流竄!新冠門、急診暴增逾88% 醫警告「4症狀」須注意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5月20日表示,國內上週COVID-19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8.2%,推測與變異株轉換等有關,預計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上看5.5萬至6.5萬人次。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就在臉書表達自己的看法。

May 21, 2025
選擇語言:
TEEPR原創
採訪報導
綜合報導
編譯
特稿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5月20日表示,國內上週COVID-19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88.2%,推測與變異株轉換等有關,預計疫情6月中下旬達高峰,屆時單週就診上看5.5萬至6.5萬人次。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就在臉書表達自己的看法。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吳昌騰在貼文開頭直呼「新冠病毒再來了嗎?」並表示新變異株NB.1.8.1是主流,當前新冠疫情再度升溫,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台灣自4月中以來,已連續5週出現病例上升的趨勢,上週因COVID-19相關症狀前往就診的人數高達9978人次,較前一週暴增66%,其中以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增幅最為明顯。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吳昌騰直呼「以我在兒科急診室的臨床觀察中,甚至有多位嬰幼兒染疫,顯示家庭內傳播的情況明顯,許多小孩都是從照顧者或家人身上感染。」
廣告1

 

「這波新冠小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吳昌騰解釋,這是由於「人群抗體水平下降」與「變異株自身傳播力增強」所共同導致,隨著多數人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經過一段時間,體內抗體逐漸下降,導致易感人群增多,使病毒得以再次擴散;另一方面,此次流行的變異株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讓過往的感染或疫苗所建立的免疫防線,失去部分保護力。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吳昌騰進一步說明,這一輪疫情的主要病毒株是來自XDV變異株的分支—NB.1.8.1,目前在台灣占比達49.1%,其次為XEC (31%) 與LP.8.1 (10%) ,這些變異株攜帶刺突蛋白上的Q493E與A435S兩項特徵性突變,使其在感染力與免疫逃脫能力方面皆有所提升。

 

吳昌騰補充,截至2025年5月中旬,NB.1.8.1已在亞洲多地區快速擴散,包括:中國、香港、泰國、新加坡及台灣,甚至在美國、加拿大、澳洲與部分歐洲國家也被發現,顯示這一變異株具備明顯的全球擴散潛力,雖然目前並無證據顯示NB.1.8.1會引發更嚴重的疾病,但它的症狀仍與早期新冠病毒相似,比如:咳嗽、發燒、喉嚨痛與全身疲倦。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廣告2

 

至於這波疫情的臨床重點為何?吳昌騰直言,第一線醫師仍須關注第一次感染者,因為即使是第一次感染,也仍有重症風險存在;對於免疫功能低下者與高齡合併慢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謹慎評估重症風險,及早介入治療;若是年輕且健康的患者,仍以對症治療為主,例如:退燒藥與止咳藥,即可緩解症狀;但針對年長者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則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等,降低轉為重症的可能。

翻攝自臉書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下同

 

最後,吳昌騰提醒,目前疫苗雖無法完全預防感染,但仍能有效降低重症與死亡的風險,接種建議的疫苗與加強劑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保護方式,尤其是高風險族群與65歲以上長者;而良好的衛生習慣依然是防疫的基石:在人多密閉場所配戴口罩、勤洗手、生病時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特別是嬰幼兒與長者、出現症狀時儘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門診爆滿!新冠突升溫 醫警告「3症狀快就醫」
不菸不酒、愛運動!女子咳嗽4個月 竟罹患肺癌第四期
洗腎婦頭暈10年!經檢查竟是罹患1病
感冒很痛苦的...

參考資料:臉書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本網站之文字敘述、圖片、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微改標題、圖片、前段,仍然抓得到!
分類:台灣, 知識
加入粉絲團! 新變異株流竄!新冠門、急診暴增逾88% 醫警告「4症狀」須注意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
廣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