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辦數位銀行方便快速,因為不用花時間跑實體銀行排隊,用手機點一點就能提交申請,超高效率受到大量用戶歡迎。不過近日多達9家銀行已宣布,為了防範詐騙行為,將暫停讓民眾用「自然人憑證」作為線上開戶的身分驗證方式。

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根據《中央社》、《TVBS新聞網》報導,刑事局指出,有詐騙集團騙取民眾的自然人憑證、密碼及身分證資料後,把到手的個資拿來申請大量數位帳戶,再把這些帳戶用作洗錢的人頭戶。有銀行主管指出,該狀況並非個案,經統計,被銀行列為警示帳戶有20%是透過自然人憑證線上開立。
數位帳戶開戶通常有3種驗證方式:1. 該銀行原存戶以既有資料加開新戶、2. 利用他行帳戶或信用卡驗證 3. 新戶以自然人憑證直接線上開戶。根據《ETtoday新聞雲》,因自然人憑證驗證之開戶門檻最低,易成詐騙目標,所以多家銀行已暫停自然人憑證驗證機制。

示意圖翻攝自臺中市沙鹿區戶政事務所
為防範詐騙,以下9家銀行已暫停自然人憑證開戶:
台灣銀行
台新銀行
兆豐銀行
第一銀行
華南銀行
合作金庫銀行
台灣中小企銀
彰化銀行
土地銀行
台灣銀行
台新銀行
兆豐銀行
第一銀行
華南銀行
合作金庫銀行
台灣中小企銀
彰化銀行
土地銀行
除了開戶驗證限制,台灣銀行自5月29日起,祭出「久未往來帳戶」管制措施,針對長時間未使用的帳戶啟動安全限制,而現在有其他銀行也跟進實施了。

示意圖翻攝自India TV News
根據《ETtoday新聞雲》、《FTNN新聞網》報導,台灣目前已有4家銀行宣布祭出「久未往來帳戶」管制措施,分別為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台中銀行和凱基銀行,預計將影響近150萬名數位金融用戶。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Vecteezy
為了保障客戶的帳戶使用安全,合庫銀近期已針對「低餘額又長期未動用」的帳戶暫停部分電子交易服務,不過用戶雖然無法使用網銀、行動銀行或ATM,但仍能保留臨櫃交易權限。

示意圖翻攝自Google Maps
凱基銀行則是個人帳戶超過一年未有交易紀錄,且餘額未達規定起息門檻 (1萬元),帳戶交易功能將會受限制。

示意圖翻攝自臉書 (凱基銀行愛自己分享家)
其中台中銀規定最嚴格,沒有定義多久未登入網銀叫做「久未」,餘額也不設門檻,只要帳戶被認定為「久未往來」,網銀等數位金融管道可動額度就會被直接歸零。若存戶對額度有其他需求,須本人攜帶雙身分證件與銀行任一有效帳號之原留印鑑至分行才能辦理恢復。台中銀強調,不公布明確條件,是為了防止詐騙集團鑽漏洞,新制7月4日上路後,民眾還是能透過ATM提款,只是不能轉帳。

示意圖翻攝自台中銀行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