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今年23歲,家裡有條件提早幫你規劃未來資產配置,爸媽願意贈與房產或現金,位於新北市的房產和現金2,000萬元只能擇一,你會怎麼選?一對年輕兄妹面臨這個選擇題,哥哥很快就做出決定,妹妹則猶豫不決,而卡友們一面倒給出建議。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23歲女卡友在Dcard閒聊板請益:「爸媽要幫我買房登記我名下,但就沒有2,000萬,我該怎麼選?」新北市永和區這一家住在40年老公寓,爸媽跟女兒同住、兒子在外地,爸媽原本預計給兒女各2,000萬,不過因為現在居住地老舊又看到有間總價2,680萬的三房電梯大樓,於是爸爸提議,要不把現金改成全額買電梯大樓登記女兒名下,「如果我選這個方案,原本說要給我的2,000萬現金就沒有了。」住外地的兒子選擇拿現金以後自己買房。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如果選房子,雖然是登記她名下,但未來爸媽也會一起搬進去。女兒思考:「一邊是穩定的房產,但未來生活彈性小;另一邊是現金資產,但住的地方不理想也沒保障。」底下卡友幾乎秒選現金:「是我秒選2,000萬,你本來就有房子了,而且不用跟家人住真的自由很多」、「絕對拿現金,跟父母住代表有照顧義務,照顧兩老才多680 (萬) 完全不划算」、「當然是2,爸媽如果想換房就把舊房賣掉啊,這樣也不用動到原本要給妳的2,000 (萬) 不是嗎?」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也有卡友批評:「看了這些留言覺得你們的爸媽真的好可憐」、「不得不說現在的小孩真自私,難怪大部分的人都不想生」、「如果你們家人關係不錯的話,就建議父母先幫自己換房,有剩下的錢再考慮子女。我看太多為子女好而生前分財產,結果晚年悲劇收場的」。面對質疑,原PO回應:「我只是希望在現有條件下,找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絕對不是不願意照顧父母或『算計』什麼。未來如果爸媽需要我,我也一定會盡力陪伴與照顧。」父母先主動提出,兒女只是做選擇,這樣還算計較嗎?

翻攝自Dcard
有財產的前提下,為人父母要考慮遺產,那不婚不生族該如何規劃?一位鄉民在PTT女板設想,現在很多不婚不生族手上也有點錢,就算只有自己揮霍也要替晚年留錢,要是兄弟姐妹不缺錢或先走一步,「有沒有想過透過法律手段,將死後的錢捐給誰或是哪個單位?」許多人反而點出晚年的殘酷現實……【下滑延伸閱讀看更多】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若是一個人》
有錢人也是要煩惱的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