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升溫,雙方交戰未歇,6月18日深夜,多段社群影片在網路瘋傳,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伊朗夜空出現大量火光劃破天際,據稱有多達80枚飛彈同時升空,引發關注。

翻攝自X (@OSINTWarfare)
根據《France 24》、《The Times of Israel》報導,外界推測,伊朗發射的是具高度機動性能的中程彈道飛彈「霍拉姆沙赫爾-4」 (Khorramshahr-4) ,又稱「Kheibar」,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IRGC) 迅速發表聲明澄清,首波攻擊實際上是由「Sejjil」飛彈發動,與外界傳言不符。

翻攝自美聯社,下同
據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 (CSIS) 旗下《飛彈威脅》 (Missile Threat) 的專題資料指出,「Sejjil」為伊朗自主研製的兩級固體燃料地對地彈道飛彈,具備快速發射、機動性高、難以攔截等特性,最大射程約2500公里,涵蓋中東與東南歐地區;目前伊朗正進行升級版本「Sejjil-3」的研發工作,其射程預計提升至4千公里,發射重量約38公噸,可大幅強化伊朗的遠程打擊與戰略威懾能力。

而先前傳言中的「霍拉姆沙赫爾-4」,也已確認為伊朗現役的重要中程打擊武器之一,據《Army Technology》資料顯示,該型飛彈射程約2千公里,採用自燃式高能液態燃料 (hypergolic fuel) ,發射準備時間少於15分鐘,命中誤差僅約30公尺,突顯其快速反應與精準打擊能力。
「霍拉姆沙赫爾-4」在設計上亦具備高度突防性能,其導航系統於重返大氣層階段自動關閉,有效避開電子干擾,彈頭捨棄傳統外翼設計以增加炸藥空間,並支援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 (MIRV) ,最大載重達1800公斤,理論上可同時對多達80個目標展開打擊。
Early this morning, the IRGC conducted a ballistic missile test from the Semnan Missile Complex. The missile launched was likely either an 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 (ICBM) or the Khorramshahr-4 Medium-Range Ballistic Missile. pic.twitter.com/ezS05Q1pyL
— OSINTWarfare (@OSINTWarfare) December 7, 2024
此外,該飛彈使用的4D10液態燃料發動機,飛行速度在太空段可達16馬赫,進入大氣層後仍能維持8馬赫,展現極強的突防與遠程能力。
據悉,此次大規模飛彈行動被普遍視為伊朗針對以色列升高軍事行動的重要訊號,不僅展現其在彈道飛彈領域的技術進展,也進一步提升地區軍事態勢的不確定性,令國際相當擔憂。
The launched Iranian ballistic missile is definitely different and unusual, maybe, a Khorramshahr-4? pic.twitter.com/DRImG8n1Ab
— OSINTWarfare (@OSINTWarfare) June 18, 2025
#BREAKING 🇮🇷🇮🇱⚡
Iranian 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s exhibiting strage patterns similar to ICBM’s
Never seen Iranian missile leave such a trail pic.twitter.com/8zQrZSWhdO
— Monitor𝕏 (@MonitorX99800) June 18, 2025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