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震频繁、极端气候加剧,台湾民众面临停电、停水等突发情况的机率日益增加,备妥「避难包」成为每个家庭的重要课题。不过,家事达人486先生提醒,现代的避难包不该只是简单的泡面与矿泉水,而应升级为「行动生活包」,以协助家庭在灾害发生后,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品质与联络能力。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根据《TVBS新闻网》、《民视新闻网》报导,486先生指出表示,很多人准备干粮,却忽略停电后,手机没电、没照明、没风扇,生活品质急速下降,才是真正的不方便,「避难包的核心目的不是单纯活下来,而是在有限资源中,尽可能减少恐慌、维持日常感。」

翻摄自486先生,下同
486先生表示,避难包需要有3大重点,第一就是「照明设备」,灾后常伴随大规模停电,一盏亮度足、续航力强的LED手电筒或露营灯是夜间活动的基本保障,针对浴厕、玄关等无窗空间,推荐使用便携式感应灯,能在黑暗中自动启动,提升安全性与便利性;第二为「通风与降温」,台湾气候高温潮湿,若长时间无电力,极易引发中暑或身体不适。充电式风扇成为必要工具,不仅能维持空气流动,也有助于提升灾后睡眠品质。

486先生进一步说明,第三为「备援电力与通讯设备」,大容量行动电源是避难包的关键配备,需定期检查电量,确保灾时能为手机、风扇、灯具等设备供电,也应纳入手摇式或太阳能收音机,可即时接收灾情资讯,部分机型甚至结合LED灯与警报声响,作为简易求救工具,且对讲机在通讯中断时,也可用来联络家人或邻里。
至于避难包怎么选?486先生直言,材质应要防水、容量适中,后背款式优先考虑,方便携带与移动,建议放在家中玄关或出入口附近,让每位家庭成员都知道位置与内容物,且定期检查与汰换电池、食物保存期限,才能确保实际派得上用场。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最后,486先生强调,「准备避难包不是为了恐惧,而是为了安心」,灾难何时发生无法预测,但唯有在平时就建立防灾意识与行动,真正的安全与从容,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实现。
台湾每年都会传出地震消息,到了夏天更是台风季,诸如此类的天灾,其实很难避免,所以每户人家家中,最好都要备好避难包,以应对突发状况。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 (AIT Kaohsiung) 6月11日在脸书透过吉祥物阿米牛的口吻发文,告知大家避难包该具备哪些小物。

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阿米牛表示,随时备好避难包,才能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应对,不慌不忙,自己的避难包则有以下物品:重要文件、饮用水和食物、医疗用品和常备药物、手电筒和电子设备、保暖衣物和毯子、个人卫生用品、手机充电器,「你也要准备好属于自己的避难包唷!」

翻摄自脸书 (美国在台协会高雄分处 AIT Kaohsiung) ,下同
最后,阿米牛对网友喊话「平时多一分准备,危急时刻多一分安心!大家要平安喔~」

有空记得准备!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