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症治療即將邁入新紀元!亞東醫院6月20日證實,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所研發的新藥「欣智樂」 (Leqembi) 已順利抵台,將於6月23日為一名83歲的女性病患施打,成為全台首例接受此創新療法的個案,這項進展象徵我國在失智症醫療上的重大突破,臨床治療正式邁入針對病因介入的新階段。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引新聞》、《TVBS新聞網》報導,亞東醫院原定於6月19日施打該新藥,但因藥物運送時程延遲,臨時宣布延期,如今確認藥品已順利運抵,由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主導施打作業,施打時間將如期於6月23日進行,不再變動。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欣智樂」為近20年來首見針對阿茲海默症病因研發的創新療法,與另一款新藥「樂意保」 (Aduhelm) 同為新一代抗失智症藥物,兩者皆屬於針劑治療,核心機轉為清除腦中異常累積的類澱粉蛋白,進而延緩神經退化與病程惡化,被醫界視為改變疾病進程的重要突破。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甄瑞興指出,這次施打象徵臨床實務進入應用階段,未來將為更多早期患者提供參考依據與治療選擇,該藥目前已獲美國FDA核准使用,在全球多國推動臨床導入,台灣此次引進也反映出對高齡社會失智挑戰的高度重視。
據衛福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目前全台失智症患者約35萬人,其中超過7成為阿茲海默症,盛行率隨年齡上升快速攀升,85歲以上人口中,失智症盛行率高達23.2%,女性患者明顯多於男性。衛福部預估,失智人口將在2031年突破47萬人,2041年更可能逼近68萬人。近期有消息傳出,75歲的心臟外科權威醫師林郁芳,曾任台大、北榮、亞東3大醫學中心院長,卻在退休後罹患失智症。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據悉,超過6成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會伴隨幻覺、日夜顛倒、情緒混亂等行為症狀,不僅降低生活品質,也加重家庭照護負擔。
對此,醫界呼籲,應重視早期診斷與介入治療,才能有效延緩退化進程、減輕長照壓力。這次欣智樂首度施打,不僅是醫療上的里程碑,也將推動台灣在健康老化政策與失智照護資源上的進一步規劃與改革。

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希望能有好消息!
(往下還有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