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等3年!花蓮外海「近距離巧遇殺人鯨」 業者感動尖叫:此生無憾

花蓮觀光近來飽受地震所苦,但大自然的關愛從未離開。日前賞鯨業者感動分享,虎鯨睽違3年重返花蓮外海,甚至連抹香鯨、海豚最近都頻頻現身,近距離巧遇「鯨喜」實在太激動,讓船上所有成員忍不住興奮拍照錄影,留下珍貴的紀錄。

July 5, 2025
選擇語言:
TEEPR原創
採訪報導
綜合報導
編譯
特稿

花蓮觀光近來飽受地震所苦,但大自然的關愛從未離開。日前賞鯨業者感動分享,虎鯨睽違3年重返花蓮外海,甚至連抹香鯨、海豚最近都頻頻現身,近距離巧遇「鯨喜」實在太激動,讓船上所有成員忍不住興奮拍照錄影,留下珍貴的紀錄。


翻攝自Threads (@whale_world_hualien) ,下同

 

本月1日,賞鯨業者在社群平台Threads驚喜分享夢幻鯨種「虎鯨」現身影片:「上次出現在花蓮外海已經是三年前!」業者說明下午3點半的船班更幸運,一次遇到抹香鯨和虎鯨,「在同一個正常航班遇見,船長在賞鯨業20年都還沒有遇到這種狀況過!」團隊收到消息後立刻以7人小隊出船,也幸運近距離見到2隻虎鯨。

廣告1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業者當時在花蓮以東10海哩的海域巧遇虎鯨,保持至少50公尺外的距離觀察,停船讓這群美麗生物主動靠近。網友們看了影片羨慕不已,業者有感而發:「去年的花蓮因為地震也低靡了好一陣子,今年抹香鯨、海豚、虎鯨輪番登場,也許大自然正在為花蓮準備一場華麗的重生」、「鯨豚們這麼頻繁現身,感覺起來很像真的在告訴我們海洋還在守護這片土地,我們也希望花蓮真的越來越好」。

 

業者也科普,虎鯨 (orca) 其實是海豚科,同時為鯨目動物,跟抹香鯨、藍鯨是遠親。外表超萌的虎鯨有個霸氣名字叫「殺人鯨 (killer whale) 」,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擅長獵捕海豹、海獅,甚至連鯊魚都得敬畏三分,但虎鯨不會殺人,甚至對人類非常溫和,野外幾乎沒有攻擊人類的紀錄。你也喜歡虎鯨嗎?想不想去花蓮賞鯨呢?

 
在 Threads 查看
廣告2

廣告3

 

今年台灣的海域倍受眷顧!外號「美人魚」的海洋生物「儒艮 (dugong) 」很少人見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易危 (Vulnerable) 」。儒艮其實在台灣被標註成「滅絕」物種,前一次有人捕獲已經是1937年的事了,然而事隔88年儒艮罕見現蹤宜蘭,連日本專家都嘖嘖稱奇。


翻攝自《中央社》

 

國立臺灣博物館介紹,儒艮體型約1.5~2.7公尺大,皮膚光滑、毛髮細軟稀疏,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的近岸海域,「儒艮」這個名字是馬來語音譯。儒艮和海牛長得很像,但海牛尾巴像個大槳,儒艮的尾巴中間有分岔。


示意圖翻攝自kids.earth.org,下同

 

儒艮是用肺呼吸的,每10多分鐘就要換氣,牠們眼睛不好但聽覺靈敏,動作慢吞吞,平常以海藻、水草為主食。

 

根據《中央社》、《自由時報》報導,今年3月25日清晨,宜蘭東澳粉鳥林一位陳姓漁民收網時,意外在箱網內看到一隻體長約3公尺、體重約500公斤的奇特物種,並不知道牠就是儒艮。漁民馬上將牠野放,同時有好好拍照錄影記錄。看過相關影像後,中央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鄭明修證實,這隻動物就是珍稀的印度太平洋儒艮。


翻攝自《琉球新報》,下同

 

鄭明修表示,1937年北台灣有捕獲紀錄,1986年在小琉球發現儒艮擱淺,但後來再也沒有相關蹤跡。根據《琉球新報》,日本將儒艮定為國家級天然紀念物,沖繩儒艮研究會事務局長細川太郎以「極其罕見」形容台灣這次捕捉到的活體儒艮。

 

沖繩地區有留下儒艮相關照片和影片,雖然日方曾發表儒艮已絕種的論文,後續透過覓食海草的痕跡及糞便判斷儒艮仍存在,但是沒有像台灣一樣有儒艮捕獲的完整影像紀錄。


示意圖翻攝自kids.earth.org
幸運巧遇「不知名藍蛇」 內行認出急勸:千萬別公開
最孤獨動物!全世界只剩2隻「2.7億年活化石」
知名爬山步道驚現「詭異繩索」?千人嚇瘋:這我會軟腳

參考資料:Threads綜合台灣媒體報導
TEEPR 亮新聞著作權聲明:非法抄襲TEEPR 亮新聞網站請注意,本站所有內容皆由自家TEEPR 亮新聞 編輯撰寫,並非如非法內容農場複製貼上。本網站之文字敘述、圖片、影像視聽及其他資訊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如侵權將立刻請臉書封鎖專頁。微改標題、圖片、前段,仍然抓得到!
分類:台灣, 動物
加入粉絲團! 影/等3年!花蓮外海「近距離巧遇殺人鯨」 業者感動尖叫:此生無憾留言按此 好友人數分享! 好友人數加入好友
廣告
廣告